首页

小丝女王直播

时间:2025-05-25 15:41:40 作者:好评中国丨守护“千年瑰宝”,传承灿烂文明 浏览量:24873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阳龙门石窟,了解当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彰显了对中华文明瑰宝的珍视与对文化传承发展的关切。龙门石窟,这座镌刻在崖壁上的艺术丰碑,穿越千年风雨,承载着厚重历史,生动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包容与自信。

  多元融合,见证文明交流互鉴。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历经多朝营建,是丝路古道上的文化明珠。这里,既有北魏“秀骨清像”的飘逸,又有唐代丰腴之美的雍容,展现中国石刻艺术演变。石窟中诸多西方特色装饰纹样,融会河西文化、鲜卑文化、中原文化等多重元素,见证着东西方文明、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自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石窟艺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并不断传承,彰显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龙门石窟以石为媒,铭刻下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篇章,是中华文明胸怀天下、海纳百川的有力见证。

  传承创新,焕发文化时代生机。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多年来,我国在石窟寺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成效显著。龙门石窟研究院开创残损文物虚拟复原及流散文物虚拟复位新模式,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实现文物信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搭建三维数据库、创新展陈方式、打造智慧文旅数字孪生平台,打开“云上龙门”小程序,足不出户领略石窟之美;伎乐飞天“动起来”,北魏乐舞盛景重现。从物质到精神,龙门石窟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生动教材,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文化自信,筑牢民族精神根基。龙门石窟历经千年而绵延不绝,经风霜而神韵不减,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独特精神标识。无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还是当下国际性展陈与文化对话日益频繁,中华文明始终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不同文明。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到文化“新三样”走俏海外,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愈发深沉厚重。坚定文化自信,让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未来。

  龙门石窟,是历史的馈赠,是文明的丰碑。它诉说着过去,启迪着当下,昭示着未来。在新时代,我们当牢记嘱托,守护好这一瑰宝,让古老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时代光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何竹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古韵新潮交织 南昌解锁假期湖畔游玩新体验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车主作为消费者必须增强自身的权益保护意识,很多消费者未能对汽车用户手册、车载电脑弹窗提示给予足够重视,未仔细阅读即点击同意,导致车企通过弹窗的方式获取了车主的同意,最终造成车主利益受损。如果已经发生此类问题,车主应当第一时间联系车企撤回同意。”王忆湘说。

台湾两大外卖平台将合并 专家担心形成市场垄断

鳄鱼》讲的是外逃美国的贪官单无惮在海外的生活,灵感来自莫言早年在《检察日报》当记者时的见闻。鳄鱼是一个重要的象征,这个灵感是莫言从一个邻居小伙子那里学习的。

新一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发布 涉定位导航、海洋观测等

据介绍,木叶是山里人创造并传承音乐的载体,无需演奏家灵巧弹动的手指,只需摘一片翠绿的木叶贴于唇上,就可以吹出天籁之音。酉阳的木叶吹奏有悠久的历史,土家小伙把木叶当做向心上姑娘求爱的一种方式,并流传至今。(记者 贾楠)

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尼山闭幕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28日,日本正式通过2024年度预算,其中防卫费达7.95万亿日元(约合4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创下历史新高。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东航第五架C919大飞机交付入列

3月8日电 最高检工作报告说,2023年,检察机关自觉接受履职制约。对公安机关提请复议复核的不捕不诉案件依法全面审查。对法院宣告无罪的公诉案件逐案复查、落实责任。分别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建立年度交流会商机制。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全国律协建立年度四方会商机制。与司法部、全国律协制定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十条意见并联合督导落实,纠正执法司法人员侵犯律师执业权利2355件,同比上升32.3%。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